第一百三十六章 凌泰之事-《太后升级路》
第(2/3)页
所以这辈子云瑶给康熙提议说是让她全家抬旗,并不是因为董氏,她的目的实际上是董兴度。
董氏的功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身为奴才保护好主子是本分,这次康熙优待董氏未尝不是因为对皇后不满,除此之外康熙根本没有对董氏有任何另眼相看之处,所以董氏全家能够抬旗还真是多亏了云瑶。
甚至说云瑶只要提出给董氏一个人抬旗也足够了。若不是董兴度的原因,云瑶才不会这么大费周章。云瑶这么做,可是看到了梁九功有些不满,可是云瑶也没有动摇。
云瑶这次主要还是因为凌泰,其实主要是他家底蕴不足,凌泰的身份如今虽然因为图海水涨船高,可实际上凌泰得到的好处并不大,凌泰身为钮祜禄家的子弟,图海虽能因为凌泰是他的外甥说上几句,可是图海只是舅舅,根本起不了大用。
就拿凌泰身边的人说吧,八旗家的子弟,只要是身份颇高的身边都有不少手下围绕着,要是那人是个纨绔子,那他的手下就是狗腿子,这等人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如果这个八旗子弟是个可造之材,那他身边的下属就有可能随着这个人一步登天了!
所以一个身份颇高的八旗子弟身边往往会有一大批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大部分是包衣出身,少部分是家世不显的八旗子弟。
若是在战争期间,这些人会跟随着他建功立业,一步登天,若是文臣子弟也能编织一个关系网使他们的仕途走的更顺。
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这个董兴度是云瑶为凌泰物色的未来班底。
董兴度虽然已经抬旗,可是他之前的包衣身份就注定他在官场上的艰难,若是找到一个可以庇佑他的人,云瑶相信他是不会拒绝的。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他的同窗好友,有这么一层关系董兴度也会比其他人选要好的多。
云瑶记得上辈子董兴度在端嫔未出事之前,几乎可以说是对科举考中进士志在必得,这都源于他的学识,如今凌泰有了好友督促学习,云瑶相信凌泰一定会进益很大的。
云瑶在想到这个主意之后还特地给阿玛舅舅送过信,询问他们对于这个主意的态度。
结果不出云瑶所料,吴禄和图海都是很赞同,甚至觉得她的这个主意很棒,让她想办法办成此事。
吴禄和图海都是老于世故之人,自然知道这种举动对于凌泰很有好处。
对于凌泰能否上进,吴禄和图海都是十分紧张的,这倒不是他们不重视其他人,可相比而言,凌泰是吴禄的长子,也是图海的外甥,钮祜禄家和马佳家已经结盟了,所以他们要保证这个结盟足够稳固,所以培养凌泰兄弟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因为他们关系到下一代的结盟,不止凌泰,还有图海的儿子诺敏,他们都恨不得让凌泰他们能够将同盟发扬光大,然后让家族也壮大起来。
所以云瑶的举动可谓是正和他们之意。
————————
康熙暂且放下了关于董氏的事情,一个小小的董氏不值得他关注这么久,不过康熙想到之前昭嫔过来时说是有事找他,只是因为董氏的事情给耽搁了,如今康熙想到此事就问了云瑶一声。
云瑶听到康熙提到这件事,不由有些心里发紧,说实话这件事如果可能的话,云瑶是不想提起的,因为云瑶觉得这件事绝对触犯到了康熙的底线。
康熙的底线是什么?不是别的,就两个字皇权。
任何敢于觊觎他权力的人都会被他针对,如鳌拜,如太皇太后。
那么康熙最恨的是什么呢?就是有人试图掌控他。
前面说的这两个人也都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对待。
实话说苏嬷嬷的举动在这个大环境里并不出格,因为不知道宫里每天都有人在乾清宫里安插人手哦,甚至传递消息。
可要命的是她的作为被发现了,这就导致了苏嬷嬷会被处置。苏嬷嬷本身就是行事不密,没有瞒着别人的意思,这可能会更让康熙生气。
因为这表明了苏嬷嬷对康熙这个皇帝没有敬畏之心,甚至可能她自己都不认为她是错的,认为她是皇上身边伺候的,皇上就必须给她颜面。
这要是换到现代顶多是有人骂她一声为老不尊,跋扈之类的。
可如今是封建时代,而康熙也是皇帝中唯我独尊的佼佼者。皇帝怎么可能会容忍苏嬷嬷的想法。
其实现在这些人敢这么做,多少是因为在康熙没有掌握朝政之前,他一直扮演着一个服从者的角色,可是自从他擒了鳌拜,又在太皇太后重伤后收拢朝中的权力之后,康熙骨子里的唯我独尊就掩盖不住了,而苏嬷嬷尚且不知道她从小看到大的主子竟是如此厌烦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