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阴差阳错-《太后升级路》


    第(2/3)页

    云瑶情绪却也有些失控,道:“难道臣妾说的是真的?疟疾这种病,皇上为何不通知臣妾,您瞒着臣妾好苦啊!”

    云瑶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曾见识过疟疾的凶猛,说实话,即使是现代对于疟疾的治疗有了很大的心得,可云瑶依旧明白,疟疾这种急症,若是不能及时治疗,对于身体的伤害会有多大。

    康熙也顾不得问云瑶是怎么猜到自己是患上疟疾的,连忙再次安抚云瑶。等云瑶平静下来,没等康熙问起,云瑶就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有所不知,臣妾伯父当初在外地任职时,就得过疟疾,所以臣妾对此印象深刻,那时臣妾听阿玛额娘说起过,伯父患病的时候十分凶险,当地缺医少药,也没什么有名的大夫,所以伯父差点没了命。”

    康熙闻言了然,说道:“也是因为佛荪的缘故,所以瑜儿对治疗疟疾的药材准备的很是齐当!”

    云瑶点了点头,回道:“正是如此,这次皇上您在外亲征,在外行走的人还是很容易患上疟疾的,臣妾本来只是以防万一,可谁知皇上您竟然碰见这么凶险的病情!”

    云瑶心里是真的后怕,她在现代的那一世知道康熙患上过疟疾,还得了传教士献上神药金鸡纳霜,可云瑶记得不应该是康熙亲征的时候才患病的,这次云瑶只是担心她这只蝴蝶影响到了康熙,所以这次还真给康熙准备上了所需的药材。

    云瑶不知道其实她还真没记错康熙患病的时间,康熙是在三十一年患上了严重的疟疾,至于这次亲征途中,康熙也患上了一次疟疾,只是患病程度并不大,虽说太医院带的药材并不齐备,但是当时康熙手底下的人还真的在附近搜集到了所需要的药材,才让康熙有惊无险的康复。

    或许这里会有人认为,在西方传教士献上金鸡纳霜之前,中医并未有有用的办法治疗疟疾。

    可实际上中医对疟疾早有治疗的方法,甚至可以上溯到汉代张仲景尚有蜀漆散,他就知道蜀漆(常山苗)可以治疗疟疾,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常山含有常山碱,具有抗疟的功效。张仲景还有治疗疟母的鳖甲煎丸。

    甚至在明代,就有一本疟疾专著,叫做《痎疟论疏》,该书详细论述了各种疟疾的治疗方法。

    当然可能会有人疑问,既然中医有了这么多的治疗疟疾的方法,为何到了康熙三十一年,康熙患病之时还需要传教士献药。

    这只能说当时康熙的病情太过凶险,再加上太医院的太医虽医术高明,但实际上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要说当时太医院没有一点办法也不可能的,只是为了保命,根本不敢对康熙下重药。

    而当时那个法国的传教士给康熙献药的时候,也是因为他为了请求康熙允许天主教在清朝传教,才冒险一试,所幸最后成功了,康熙也借此机会答谢法国传教士。

    康熙颁旨,即日起,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传教。他让内侍取出紫禁城内所有房屋图,亲自挑选了最大最方便的一幢,赏给传教士们居住。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终于用西方医学的敲门砖,在森严的紫禁城墙上打开了一道传播基督福音的缺口。

    当然这是后话了,如今有云瑶这个变数,原本发生在历史上的这一幕究竟还会不会发生还不一定呢!

    听了云瑶的解释之后,康熙也觉得真是命中注定一般,若是云瑶没有想着疟疾这一回事,那他岂不是要身受病痛之苦,无法解脱了吗?当然康熙也并不知道,就算没有云瑶,他也不会出什么事。

    云瑶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貌似被人看了笑话,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一旁的康熙见此,连忙解围道:“瑜儿不必担心朕,朕只是舟车劳顿,有些消瘦罢了,并无什么大碍!”其实康熙说的并不准确,至少康熙在亲征的路上并非没有病过,只是康熙在想要提笔告知胤禘和云瑶的档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提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