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光刻机,其实不用他说,透过旁边「洁净室」的窗户,郑南已经看到了,就那么放在地上,跟无线电厂里造型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现在一条管子连接着镜头,正是那个正在嘟嘟嘟工作的机器。 李兴告诉郑南那是因为紫外光极其容易被空气吸收,因此他们需要先给镜头里抽真空,尽可能的把里面的空气全抽掉,然后填充进去有更高透光率的特种气体。 李兴指着里面:「镜头里真空抽的多干净,以及接下来密封的气密性操作,保证了光刻机未来使用时能达到多大强度。」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郑南看着这跟后世安装空调外机一样的操作,让郑南以前脑海里对光刻机那种顶级科技的神秘感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不过正应了那句话:要是不土,战斗力五。 就是这种工业朋克的画风,才是光刻机功能性的体现吧,说到底这也只是一台二十多年前的65型光刻机,那可是一个拿算盘打出核弹的年代,有这种画风才是正常的吧。 接受这个设定以后,郑南也开始转向关键问题:「也就是说等接下来真空抽完密封好,这台光刻机就全部完工了?不用做测试什么的吗?」 李兴点头回答当然要测试:「但江夏电子厂条件有限,只能做一点简单的光谱 测试,要做精度测试,或者是关于芯片生产的光刻测试这些,那还是需要无线电厂那边来人。」 郑南也是看过芯片生产全套流程的人了,知道电子厂里硅片和光刻胶这些东西都没有。 郑南告诉李兴让他先做着,等基本的通路测试完成确认没问题以后,明天会联系无线电厂的。 李兴很高兴:「光刻机肯定没问题,65光刻机的技术难度并不那么高,所有技术难点我全吃透了,只要卖给无线电厂,我们的芯片生产肯定能翻一番!」 老厂长这时终于也赶到车间门口,刚好听到李兴这番兴奋话语。 第(2/3)页